当前位置:首页 >> 本社动态

文章

我社举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改革部门主题培训班

发稿时间:2025-10-20 21:15:56  

10月14日至18日,我社在江苏无锡举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改革部门主题培训班。本次培训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培训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我社社长潘治宏,江苏省委改革办副主任何光胜,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秋峰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来自16个省市,33个地级市的130多位改革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人参加培训。
 

 
 
潘治宏在开班致辞中表示,这次培训恰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学习如何通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贯彻落实。在新发展环境下,县域经济对于稳定经济全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好“十四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系统梳理和研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改革任务与“十五五”规划实施要求,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的重要责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我社社长潘治宏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何光胜在致辞中对为期五天的培训给予“时间好、主题好、安排好”的高度评价,认为其采用“理论+案例+现场”的三位一体教学,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全局建构,又细致入微落在实处。他表示,江苏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以及对江苏改革工作的重大要求,在此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典型改革案例,感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杂志社对江苏改革的全方位支持。欢迎各地改革同仁以培训为契机交流经验、互学互鉴,共同营造更浓厚的改革氛围。

 
江苏省委改革办副主任何光胜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李秋峰介绍了无锡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脉络。他指出,近年来无锡持续推进产业强市,打造以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壮大县域经济,人均GDP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他表示,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丰富,为无锡系统学习先进经验,拓宽思路视野,开展创新实践提供了宝贵机会。

 
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秋峰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原所长银温泉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与县域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土地、金融、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切入,梳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提出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先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向市场放权、向企业放权、向社会放权。同时提及福利社会建设、一老一小、社区治理现代化和消费政策等配套制度,强调要通过改革全面提升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实现资源宏观与微观配置的优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原所长银温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英以《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理论创新、城乡转型的新特征、人口流向与城乡融合、人-地-业-村系统重构与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分析。他指出,农业现代化是讲效率,农村现代化是讲公平。要尊重城乡关系的“两率平衡规律”:一是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二是无论城市化率多高,避免形成“繁荣的城市与凋敝的农村”。针对当前县域发展的现实困境,他建议要基于县域不同人口流向形成差异化发展思路。人口流入县融入都市圈发展,人口流出县转向“消费型城市”建设并聚焦特色主导产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守英
 
学习时报社原社长、高级编辑许宝健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的重要论述,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调研深入解读,为地方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引。

 

学习时报社原社长、高级编辑许宝健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何颖围绕《“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为题,回顾中国工业发展历程,阐述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形势、核心问题和推进思路。提出宏观层面需坚持产业筑基、创新铸魂、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品质革命、体系升级。针对县域产业发展,她指出当前存在产业结构与层次有待优化、要素制约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三大挑战,并从精准定位、创新生态、企业培育、集群品牌、跨区协同五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何颖
 
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晓山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对县域发展的战略意义、实施路径以及农业农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分析。他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县域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需遵循“应用导向、因地制宜”原则,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强链、消费焕新、民生改善、治理升级、全球合作六大路径落地。同时需直面农村空心化、人才短板等问题,依托制度优势与文化底蕴,推动人工智能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把握2027年普及率70%的窗口期,实现县域经济与治理现代化。


 
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晓山
 
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昆山市招商中心秘书长孙建中结合14年招商实践经验,系统拆解昆山招商引资的实践路径、核心逻辑。他着重强调干部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储备、思想观念转变、科技创新驱动、地域文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专职招商等关键价值,凸显宣传推广与政研室决策支撑的重要性。同时布置7大思考题、明确10大关注点,为地方招商实践提供具体参考。
 
 

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昆山市招商中心秘书长孙建中
 
在案例授课环节,武夷山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白海鹏介绍了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从“简化流程、拓展服务、健全机制”三方面推进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从“高效办成一件事”向“高效办好一类事”转变。滁州市天长市政府副市长张文杰围绕县域高质量发展,从发展现状、核心路径、未来思路三方面,分享了天长作为安徽县域经济第四、民营经济强市的创新实践与经验。

 
武夷山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白海鹏
 
 
 
滁州市天长市政府副市长张文杰
 
培训班还召开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部研讨会,6位来自地方省、市的改革工作者,围绕改革落地中的创新举措、成功经验、困难挑战及意见建议展开分享。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部研讨会
 

我社总编辑刘学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辑刘学军主持研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副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蔡文武主持培训班学习。
 
本次培训还组织学员赴无锡江阴市、宜兴市开展现场教学,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乡村振兴、民生文旅、文化传承和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地方实践经验,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操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