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北部冲突考验中国外交
发稿时间:2013-01-18 00:00:00 来源:东方早报网 作者:周晶璐
■ 炮弹15日再次落入中国境内
■ 中方表示严重关切和不满
去年12月27日,1发炮弹在克钦地区爆炸升起浓烟。几天后,3发炮弹落入中国云南境内。(截屏图)
缅北局势考验中国。
中国外交部昨日证实,随着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武装交火持续,15日又有一枚缅甸炮弹落入中国云南境内,距两国边境线500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中方已就此向缅方提出紧急交涉,对上述事件表示严重关切和不满,要求缅方对此进行认真调查,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方呼吁缅北冲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尽快实现停火,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切实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有分析认为,中国应积极斡旋缅北战事,促成双方达成停火。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南亚中心主任赵干城认为,缅甸目前正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中缅关系也因而变得比较微妙。对此,中国要有所预案。对于缅甸目前复杂的局势,中国应以谨慎为上,步步为营,防止被缅甸反对派和西方国家留下制造话题的机会。也有专家表示,中缅需要强化多个层面的交流和沟通。
中方是否应介入调停?
据美国媒体援引克钦反政府武装的消息,缅甸政府军近日对位于中缅边境的小镇拉扎发动了迫击炮袭击。袭击造成了至少3名平民死亡,数人受伤。这是上月缅甸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冲突加剧以来首次有平民死亡的报道。
这场冲突已经对中国边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外交部此前证实,去年12月30日晚,缅甸3发炮弹落入中国境内,未造成人员伤亡。而随着15日又有一枚炮弹落入云南境内,中方的措辞显然变得严厉。此前,中国外交部强调缅北问题是缅甸内部事务。针对中国军队已进入中缅边境的报道,外交部14日回应称,中方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边境管理,保护中方边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东南亚研究所安全事务分析专家伊恩·斯托瑞近日向媒体表示,缅北冲突离中国边境这么近,中国显然感到担心。“中国不想看到边境一带出现冲突和动荡,这有好几个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冲突往往造成难民潮涌入云南。此外,有大批的中国公民在边境另一侧的缅甸做生意。”
中国一直是缅甸的关键盟友,但近年来缅甸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缓和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应更积极斡旋,促使冲突双方达成妥协。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中国曾提出让双方代表到云南瑞丽举行谈判,但由于冲突不断升级,致使谈判的计划被搁置。
对此,赵干城认为,民族和解问题是缅甸的内政,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不可能改变。但他表示,为了不影响中缅边境的人员和商贸往来,中国可以作一些促和工作,为双方沟通提供渠道。
不过,斯托瑞指出,中国的调停能力是有限度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缅甸政府和克钦独立组织来达成解决方案。中国可以试图为问题的解决制造便利,但没有办法把解决方案强加给任何一方。”
分析人士说,加强与少数民族团体的联系,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层次,不仅有可能帮助各方化解纠纷,还能确保冲突不至于蔓延到边界的另一侧。
昂山素季发停战呼声
对于这场冲突,缅甸反对党领袖、全国民主联盟政党主席昂山素季也首度打破沉默,表示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应该“立即停止交战”。昂山素季16日在国会表示,她不喜欢任何战争或暴力,向来主张用谈判来取代战争。她表示:“如果我们开始实践谈判文化,我们就能避免这样的冲突。”
对于自己在冲突中的角色,昂山素季表示,虽然身为国会议员,但对于直接处理这项议题,她的权力还是有限的。她指出,缅甸少数民族议题不只是议员的事,还要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包括媒体的参与解决。
本月初,昂山素季曾表示,只有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她才会插手克钦族冲突。她的这番言论受到外界批评。
赵干城认为,昂山素季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是对她的考验和挑战。可以看出,此前她采取比较谨慎的中立态度,现在还在观望,可以判断的是她的政策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形势对哪方有利,她就会倒向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