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局下的中国经济
姚洋当今世界最大的变局是中国的崛起。随着中美在经贸、投资及科技的深度挂钩,脱钩变得非常困难。而中国经济的增长将聚焦于创新,老龄化并非危机,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
企业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执行主体。企业该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又该如何助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本刊摘编了近期企业界相关报道,共探企业心声。
本文总结了我国小微商户数字化转型现状,具体分析了小微商户经营销售、管理、融资数字化的特点及小微商户与平台经济繁荣之间的关联,并针对性地从数字赋能和常态化监管两个层面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小微商户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2 年,中国的世界500 强企业实现了上榜数量第一、营收规模第一与利润规模前列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国企业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结果,中国企业正在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ESG 是反映公司质量的一个概念,当前ESG 的核心工作在于ESG 评价。本文就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这三方面设计了一套ESG 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中国上市公司中非金融公司与金融公司的ESG 指数。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中,始终鼓励多种所有制并存,现阶段,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导性的方向,应该是鼓励市场竞争。未来,我们要正确处理国企和民企的关系,要构建共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一种共荣共赢的新生态。
民营企业对我国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充分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政府需要多策并举来提振企业家信心,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法治环境;民营企业需要理清新经济发展规律,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努力突破自身发展瓶颈。
国企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效率、改善管理,而且对体制机制改革具有实质性促进作用。国企的利益相关方可利用数字化促进完善政企关系和监督体系,促进国企机制和组织变革,释放人的积极性等。国企在主导数字化转型时,必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实科技向善。
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经济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下一步需聚焦在培育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建设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五大方面。
大企业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是数字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驱动大企业创业的微观因素包括企业数字化、员工结构变化、竞争和客户的变化,其中企业数字化是最核心的因素。数字化对数据量、资金等资源的依赖使得大企业在数字时代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产生了管理创新和挑战,如定制化、组织变革与重塑、创新的变化、大小企业关系的新发展。通过紧密结合企业调研发现,阐述大企业积极创业背后的原因,分析数字时代管理模式变化,有助于从中提炼科学问题并呼应企业界的重大需求。
数字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关系到产业链安全、数字技术普惠、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在政策、商业、产业、技术的多重作用下,中国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驱动系统。这套动力系统对于市场空间的塑造和产业机遇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更多市场主体加入,持续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推动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产业增长模式加速形成。
国企专业化整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国企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和战略目标实施专业化整合,能够快速壮大发展规模,提升整体业绩,国企在开展积极的专业化整合过程中,要坚持战略协同、文化协同、流程协同、数字协同、创新协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利用2015 年至2021 年A 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探究2018 年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后,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变化特点,同时将非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对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9 年以来,国有企业工资保持了相对较高水平,企业之间薪酬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利润指标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增长的影响有所加强,而劳动生产率因素的正向联动效果还未显现。建议完善强化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健全与效益和效率联动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以系统思维开展业绩薪酬双对标、健全更加科学化和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制度。
2023 年甫一开年就火出圈的ChatGPT 再一次掀起中国科创企业的效仿浪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演化与外部挑战日趋严峻,仅仅靠模仿式创新已经不足以带动中国科创产业实现进一步发展。从模仿式创新到自主创新,中国科创企业需认清其核心是中美科技竞争语境下,产学研生态的博弈。本文认为,高校与园区的融合与叠加将是未来中国构建科创新格局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修改背景下,我国中小银行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机构董事长和党委书记,这三重角色在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不同,且每种角色在当前公司法制和监管环境下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约机构健康运行的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是中小银行长期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在法定代表人制度上的缩影。解决中小银行法定代表人问题也须纳入公司治理法治和监管框架体系内。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在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处于系统性修订的关键时刻,除了紧跟公司法修订步伐,及时构建符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规律且契合本行实际运营情况的法定代表人选任、披露和退出制度外,还应有效提升法定代表人相关制度的有效性。
新时代企业合规管理意义重大,事关法治建设、依法治企和高质量发展。企业合规建设是刑事合规、行政监管合规和企业自我合规“三合一”的全过程合规,要强化企业合规管理,突出重点,精准把握公平竞争合规管理,有力推动企业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