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刊
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出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刊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0-1874/F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7-2660
编辑部电话:010-68457937
编辑部邮箱:qyggyfz@126.com
›› 期刊介绍
《企业改革与发展》(国内统一刊号:CN10-1874/F)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智库型月刊。期刊编委会汇聚四十多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的有识之士,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 [更多]
›› 公众号
›› 期刊征订
本刊特稿
宏观大势
政策解读
封面专题

商业银行服务专精特新路径探索

北京银行普惠金融部

专精特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主体,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本文总结了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经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数据开放、风险补偿以及耐心资本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第7期 [查看摘要]

政策、人才及市场: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因素探讨

赵刚 王曙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弥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培养人才、融资、市场竞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战。在政策落地方面,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关键在服务,核心在培育。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则需要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创新能动性,坚持走精耕细作之路,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第7期 [查看摘要]

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能级的浙江实践

邬爱其 史煜筠

中小企业实施专精特新发展战略,不仅是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调研分析,指出当前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关键资源供给、科技创新能力、双轮驱动水平、数字建设进程等挑战,并从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中介服务、加快企业数字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第7期 [查看摘要]

“小巨人”大能量: 支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张晓辉 张栖睿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为产业链提供支撑过程中,仍受到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技术创新难、系统产业链整体协调机制缺位、企业孵化培育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因此,建议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产业链治理模式,加快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准培育体系和国际化海外服务体系建设。

第7期 [查看摘要]

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马彬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发力,今年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工业增长强劲,消费持续复苏,投资保持韧性,贸易形势回升。但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体还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不稳,成本上升和应收账款拖欠等问题,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壮大需要两方面共同发力: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切实关注企业发展中的现实困难,强化要素供给;二是企业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聚焦主业,苦练内功。

第7期 [查看摘要]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朱倍其 罗来军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提升我国竞争力的先锋,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现阶段,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争优势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生态系统有待增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数字鸿沟”、中小企业特色化集群建设有待加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应重点从注重基础研究投入、强化细分领域科创力、健全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数字化要素投入、优化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集群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7期 [查看摘要]
专家访谈
企业家访谈
改革发展
产业研究

向“新”求“质”: 数实融合的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罗玉辉 徐兰馨 赵玉峰

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当前,数实融合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还面临数据要素遭遇流动壁垒、核心数字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融合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系列问题,为此本文建议在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关键技术的研究、打造专业化发展模式、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有力推动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第7期 [查看摘要]

影响前沿技术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研究

郭雯 池浩湉 付清芬

元宇宙和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 GPT)均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备受关注、在商业化前景方面被寄予厚望的前沿技术,但是元宇宙的商业化进程慢于GPT。通过对比GPT 和元宇宙商业化进程最初阶段发现,从概念诞生到流行的这段期间,元宇宙和GPT 在引爆核心、应用方向、估值侧重三个方面均存在本质上的区别,GPT 商业化进程快于元宇宙,与GPT 在商业化最初期便拥有明确的底层技术范围、成熟的技术准备度、强大的生产力赋能水平密切相关。为准确抢抓前沿技术商业化窗口期,本文建议加快构建前沿技术商业化初期甄别体系、融资引导体系、底层技术一体化研发体系,加快前沿技术商业化进程。

第7期 [查看摘要]

如何有效释放新能源汽车万亿级消费市场

付毕安 吕文斌 赵勇强 刘坚

当前,充分发挥充电基础设施有效投资作用面临土地、电力保障不充分,市场盈利难度大和金融工具适应性不强等制约。建议加快编制以县区为单元的布局规划,明晰投资建设空间,做好与国土空间、交通、电力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引导地方开展“整体打包、肥瘦搭配”试点等方式保障收益水平,稳定投资预期;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拓展融资渠道;研究充电设施相关监测数据与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提升金融机构投资判断能力。

第7期 [查看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