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刊
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出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刊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CN10-1874/F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7-2660
编辑部电话:010-68457937
编辑部邮箱:qyggyfz@126.com
›› 期刊介绍
《企业改革与发展》(国内统一刊号:CN10-1874/F)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智库型月刊。期刊编委会汇聚四十多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的有识之士,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 [更多]
›› 公众号
›› 期刊征订
本刊特稿
宏观大势
政策解读
封面专题

乡村振兴的安徽黄山探索

黄山市委改革办

黄山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创新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坚持以系统理念、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为指导,探索形成乡村运营的“村落徽州”模式,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动能。

第2期 [查看摘要]

企业家眼中的乡村振兴愁与盼

刘霞

面对乡村振兴中的缺资本、缺人才、产业支撑薄弱等问题,企业家代表们从一线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提出应围绕当前乡村发展迎来的诸多机遇,如创新技术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融合机遇,新的消费趋势机遇及国内外政策扶持机遇等,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2期 [查看摘要]

数字农人:技术和组织赋能下的乡村振兴新动力

陈卫平

数字农人是以数字媒体为工具,通过内容生产持续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内容提供者。与传统农民不同,他们以数字媒体为生产工具、以内容生产为基本活动、以粉丝资源为首要资源并创造显著的社会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数字技能、持续的创新意识和坚韧的精神品质。技术和组织(包括平台和政府)赋能共同驱动数字农人的成长。数字媒体技术使数字农人有机会直接参与内容生产与传播,进而为其获取和利用粉丝资源、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提供了可能。平台和政府则为数字农人更好地利用数字媒体并实现价值创造提供支持与保障,促进可能向现实转化。

第2期 [查看摘要]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探析

李竣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是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落实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从时代背景来看,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内在需要。从现实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仍存在小农户家庭经营难以深度融入农业全产业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存在诸多短板、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待优化等问题。

第2期 [查看摘要]

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洪名勇 娄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以及助力农村新质生产力形成等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融资渠道相对匮乏、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农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与农业产业人才相对稀缺等问题。因此,为壮大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务必要完善融资政策,加大信贷支持;规范土地交易市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强化对农业服务的认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注重人才培养,促进职业农民的培育。

第2期 [查看摘要]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新挑战

易媛媛 尹俊 王进杰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中),形成人口收入结构的橄榄型社会将是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行动重点。当前扩中可结合提高低收入群体(提低)这一路径,瞄准重点人群做增量,精准施策,而提低的目标人群则是农村庞大的低收入人群。本文围绕乡村振兴作为“提低、扩中”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要抓手,基于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我国当前实际的政策建议。

第2期 [查看摘要]

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困难与对策

肖磊 周建明 周学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更与农业安全紧密相关,是当下乡村振兴实践的关键内容。研究梳理当前乡村经济发现:我国乡村大多仍以基础农业为主,非农经济融合度较低,多地探索庄园模式、文旅模式也很难推广,乡村产业发展整体层次较低。与此同时,已深度老龄化的乡村又将面临着“接班人”断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基于此,研究提出主要对策: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二、三产为辅的可持续经济结构;兼顾粮食生产与高附加值农业培育;积极引进农业科技、完善农业基建、培养农业人才、健全农业服务;不断完善企业下乡、年轻人返乡的制度政策。

第2期 [查看摘要]
改革发展
产业研究
海外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