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形势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张运成世界经济风险增大,国际环境波谲云诡,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当前和未来的国际政经形势,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对当前和未来十年的战略机遇进行系统研判,把舵中美关系正确航向,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局中把握主动发展权,为统筹好“两个大局”创造有利的战略环境。
世界经济风险增大,国际环境波谲云诡,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当前和未来的国际政经形势,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对当前和未来十年的战略机遇进行系统研判,把舵中美关系正确航向,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局中把握主动发展权,为统筹好“两个大局”创造有利的战略环境。
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在重塑产业竞争力消长和区域发展格局。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地位相对下降,人力资本、科技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着力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其存在的ESG 风险也引发了行业关注。本文旨在探讨ESG 兴起、国内外ESG 评级发展差异明显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ESG 治理,其中面临怎样的风险挑战,并以企业ESG 治理实践为例,介绍人工智能行业ESG 治理实践的具体场景策略。
中国面临的减排挑战依然严峻,农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必须为减排贡献力量。这不但有利于中国低碳发展目标的完成,还有利于石油农业模式的转型和调整,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农业在实现碳中和中的位置,分析中国农业实现碳中和的难点和机遇,提出有机农业是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的有益尝试。
当前,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正在积极实践ESG,但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困难。本文提出,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实践ESG、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引导。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多种全球性挑战。ESG 应运而生,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对环境、社会的贡献以及经营的可持续性。但目前我国ESG 发展面临着缺乏支撑企业气候风险信息披露的公共数据、对精细化风险指标研究不足、权威的示范性监测平台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快建设气候变化风险数据库、鼓励企业与专业机构开展合作、高质量实施ESG 相关风险披露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2020 年“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国家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作用凸显,在这一背景下,ESG 受到高度关注和热议。企业ESG 体系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有效提高ESG 披露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国际接轨,尽快完善我国ESG 披露标准。
国际政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推动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国际组织的兴起和国际倡议的出现,为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基础;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逻辑和驱动力,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前景广阔,充分利用好企业这一经济主体的碳信息披露行为,积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为降低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问题做出中国贡献。
工业园区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表现不仅影响着园区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也影响着园区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福祉和治理水平。因此,将ESG 应用到工业园区,不仅有利于提升工业园区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也有利于促进工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将分析在目前中国工业园区绿色转型面临动力不足、资金缺乏、路径不明的背景下,利用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ESG 管理与报告来加速我国工业园区向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ESG 成为广受关注的议题,由于业界以及公众对于其性质及定位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由此出现对其态度的分化。作为经济治理工具,ESG 可以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其适用的边界。未来应加快相关顶层设计,将ESG 融入主流政策框架,完善标准和规范,拓展应用场景,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中,践行ESG 已经成为各国和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当前的国际ESG生态体系中, 西方发达国家掌握话语权并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规则制定者的红利,输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忽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勇敢地迈出步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注入新的动力和智慧。中国的制度特点与创新理念有利于为全球提供践行ESG 的智慧与方案,并且有能力、有责任帮助并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争取国际话语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ESG 理念强调企业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契合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SG 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努力追求高质量发展;未来,当更多的企业自觉推动ESG 发展,并作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的时候,中国高质量发展将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数字供应链时代的来临将推动企业和产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管理方式的重塑与创新。“供应链即服务”是数字供应链发展的新模式,先进数字技术为数字供应链发展提供新元素,公共资源治理成为数字供应链发展的新领域,虚拟产业集群拓展数字供应链发展所需的新场景,可持续则是数字供应链发展的新方向。
2023 年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常态化运行,工业生产恢复向好,投资稳定增长,消费稳步反弹,出口新优势产品表现亮眼。但要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仍面临国内外终端需求同步走弱、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恶化、部分领域结构性过剩风险上升、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本文对此提出四点建议:多措并举稳定消费恢复势头,持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巩固拓展外贸优势优化结构,激发企业活力持续扩大投资。